一、工程概況
該地坪所處房屋為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,總建筑面積約為12540m2,建于2007年左右。現擬對房屋進行功能改造,改造后房屋首層地坪使用荷載發生較大變化,為策安全,并為改造設計提供依據,特委托上海同瑞對房屋地坪結構安全性進行檢測評定,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。
接受委托后,赴現場進行了初步踏勘,制定了周詳的檢測方案,組織技術人員赴現場對房屋地坪質量進行了全面檢測,隨后將對現場鉆取的混凝土芯樣進行了室內試驗,對現場檢測結果進行了整理分析,并根據整理結果進行理論計算。主要工作內容如下:
(1)房屋地坪結構構造情況的檢測與復核;
(2)房屋地坪結構混凝土強度的檢測;
(3)房屋地坪變形情況的檢測;
(4)房屋地坪損傷狀況的檢測;
(5)房屋地坪回填土物理性能的檢測;
(6)房屋地坪未來使用荷載的調查;
(7)房屋地坪結構安全性的分析與評定;
(8)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。
現根據現場檢測和理論分析結果,提出如下檢測評定報告,供委托方、改造設計單位及有關部門參考。
二、房屋建筑結構概況
房屋建筑平面近似呈矩形,建于2007年左右,其原始建筑結構圖紙保存完好,南北向外輪廓線總長約57000mm,東西向外輪廓線總長約66000mm,為地上三層結構。房屋一層層高為7500mm,二層層高為6000mm,三層層高6000~6990mm,室內外高差為300mm,檐口處總建筑高度為19800mm,屋脊處總建筑高度為20790mm,屋面女兒墻高度為610~1600mm。房屋原設計為液體制劑生產車間,目前首層空置,本次改造后擬主要用固體制劑生產車間。
房屋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,縱向分8柱間,除最北側一跨柱間距為8000mm外,其余柱間距均為7000mm;橫向分8柱間,柱間距均為8250mm。房屋二、三層樓面板及屋面板均為100mm厚現澆混凝土樓板,主要采用分離式配筋。墻身均為240mm厚煤渣砼小型空心砌塊。
房屋基礎采用樁基承臺,承臺形式主要有三樁承臺、四樁承臺及六樁承臺等。承臺高度800~900mm,承臺受力鋼筋主要有10、14、16、18、22、25等。
三、工程地質概況
根據委托方提供的《該廠房巖土工程勘察報告》(浙江省地礦勘察院,二○○七年二月)可知,本項目分別采用機械鉆探、取原狀土樣作室內土工實驗和靜力觸探多種勘探實驗手段進行勘察。房屋所在場地位于杭州下沙錢塘江北岸的沖擊平原地帶,地形平坦,場地淺部第四系(Q4)覆蓋層為錢塘江沖擊所形成的多層砂質粉土,下部少量為粘性土,勘探深度內未發現不良地質作用存在。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有一層地下水,但其對混凝土結構及其內部鋼筋無腐蝕性。
根據勘察結果可知,場地表層①素填土厚度變化較大,土質不均勻,本次勘探厚度在0.5~3.5m之間。土層主要以砂質粉土為主,含碎石、石子等雜質。但經過前期處理和使用期的固結,承載力有了一定的提高;素填土下部為砂質粉土,中密,土質好,厚度大。
四、地坪結構構造情況的檢測與復核
根據委托方提供的房屋原始建筑結構設計圖紙,對房屋地坪現狀情況進行檢測與復核,為房屋地坪及地基的安全性性能評估提供基本依據。采用JG-230型混凝土鉆孔取樣機鉆取100的混凝土芯樣,鉆取深度至碎石層,對取出的芯樣實際測量交界面以上混凝土的厚度。
檢測結果表明,房屋地坪構造(即最上層為混凝土層,第二層為碎石層)和原設計一致;但混凝土層厚度與原設計值偏差在-1mm~-53mm,在原設計值的-0.8%~-44.2%之間。房屋地坪混凝土層厚度與原設計圖紙有較大出入,實測地坪混凝土層厚度平均值為89mm,小于原設計厚度120mm。
五、地坪變形情況的檢測
采用日本SOKKIA C41型高精度水準儀,分別選取2~8-B~H軸柱網交點及各跨中點位置處測量了地坪的相對不均勻沉降趨勢(含施工誤差)。根據現場檢測條件,測量時以各測點中相對標高最大值為基準點。
從圖中可以看出,地坪發生相對不均勻沉降且無明顯規律,總體表現為北端、南端角部及南端中部地坪相對不均勻沉降較小,其余位置處相對不均勻沉降較大。其中相對不均勻沉降量最小值即相對零沉降點位于最東側(即8軸)中部偏南位置處,相對不均勻沉降量最大值為59mm,該沉降點位于地坪西北角2~3-F~G軸跨中位置處。
六、地坪主要結構材料強度的檢測
房屋地坪做法為素填土夯實后上鋪碎石,表層鋪設混凝土。根據現場測試條件和房屋地坪結構特點,將地坪整體劃分為一個檢測單元,鉆取芯樣進行強度的檢測。
隨機選取1011處地坪(3處符合標準試樣要求),采用JG-230型混凝土鉆孔取樣機鉆取100的混凝土芯樣,用作檢測混凝土強度。鉆取芯樣時,首先采用Hilti Ferroscan Ps200型鋼筋探測儀對構件的鋼筋進行定位,避免在鉆芯時碰到鋼筋,隨后采用鉆芯機鉆取芯樣。芯樣鉆取完畢后,帶回試驗室,對芯樣的端部進行切割并采用硫磺膠泥或高強砂漿補平,制作成高徑比為1:1的標準試樣,按照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《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》(CECS 03:2007)要求,待芯樣試件自然干燥后,在萬能試驗機上直接測量其強度。